绷紧“安全弦” 拧紧“安全阀” 确保复工复产安全稳定
时间:2025-02-05 14:34 点击: 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全员安全意识,根据山东省安委办、烟台市交通局相关安排部署,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新建亲自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开工“第一课”。
会议强调,春节已过,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迎来了新的机遇,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希望大家心态迅速转换、心思迅速集中、状态迅速调整,坚决克服“假期综合症”,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安全生产工作中,为全年安全工作谋好篇、开好局、起好步,确保实现年度安全工作目标。
交通运输部重要工作部署
近年来,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各级主管机关对安全生产重视程度日益增加,要求更加严格,措施也更加有力。去年,交通运输部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刘伟部长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领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亲自部署了重点工作任务,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一)严格落实三十条硬措施
年初,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春节、“五一”、国庆假期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服务保障三十条硬措施(简版)》,其中与我们相关的有七条。
第十五条,强化水路客运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船舶开展自查自纠;假期每天要安排水路客运企业至少1名负责人在岗;通航密集水域夜间航行增配值班驾驶员。要求我们要强化船舶安全自查,管船部门加强督导,强化自查效果验证;特殊时段,强化领导带班和中层干部值班制度落实,今年我们要求重要节点公司领导要到岗带班。
第十六条,强化危险货物水路运输安全监管。对我们来讲就是要强化输入性风险管控,落实首接首问、可载货物白名单等制度,强化船舶安检等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堵在船下。
第十七条,强化突出违法问题、重点水域和重点环节安全监管。全体员工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特别是管船部门、船舶关键岗位人员要熟悉并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相关的特定规定,做到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做到“全过程不违法不违规”。
第十八条,强化水路运输客流监测分析。航运企业开展重点客流研判,提前制定客流保障方案。集团运营中心牵头做好相关工作,特别是春运、十一、五一等关键时段,要加强分析研判,合理安排航班,保障旅客顺利出行。
第十九条,强化大客流客运服务保障。及时根据客流调整船舶班期,关注舆情动态,协调解决旅客各类诉求。2024年,我国发生了多起恶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重要指示,渤海轮渡作为航运服务企业,各岗位人员要强化风险意识、防范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协同能力、处置能力,对旅客诉求和突发事件要快速、果断、妥善处置,严禁“简单粗暴”处理问题,严防事态扩大和群体性事件。
第二十条,强化重点物资水路运输保通保畅。 保通保畅是渤海轮渡的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各单位要加强协同配合,确保船舶安全运营,特别是对能源、粮食、蔬菜等重点物资要视情开通绿色通道,保障民生物资运输高效有序。
第二十一条,强化极端恶劣天气防范应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要加强与气象、海洋等部门会商研判,提前掌握假期前、假期期间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情况,对受影响区域的港口航运企业、涉水工程项目部及船舶等多途径、高频次播发预警信息,对不能确保安全的航线、工程、船舶等坚决做到应停尽停、应关尽关、应撤尽撤。总结公司发生的安全事件不难发现,抛去人的因素,可以说恶劣气象是船舶航行和靠离泊安全的“头号大敌”。刘伟部长、各级海事、交通等主管机关对恶劣气象防范也是越来越重视,24年我对临界风力管控提出了一些部署和要求,总体看效果不错。今年,我们还要持续加强防范,力度要更大、措施要更细、落实要更严,确保万无一失。
(二)加强涉客船舶五大风险管控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防范化解涉客船舶安全风险工作方案>的通知》,识别了涉客船舶五大风险:涉客船舶碰撞、搁浅风险;涉客船舶火灾风险;涉客船舶自沉风险;涉客船舶失控风险;涉客船舶外部输入风险。
对我们来说,碰撞、火灾、输入性风险是重点防范的风险,各单位一定要将相关制度规定抓实抓牢,深入剖析存在突出问题和深层次原因,针对性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好各项安全制度措施,开展好应急演习演练,确保重大风险有效管控,坚决遏制安全事故。
(三)抓好2025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4项重点任务
一是,每年2次的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整治行动。这2次行动,一次在春运,一次在“五一”前后。今年春运,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步骤、统一行动,部、省、市、县4级联动,开展了行业、企业全覆盖的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视程度、排查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而且这将是一项常态化工作,我们要结合船舶自查、半月检查、专项检查等手段抓好抓牢、抓出成效。
二是,抓好“五一”“十一”、春节重大节假日的安全管控。每年的重点时段,公司都会进入“大安全”戒备状态,已经形成了常态化机制,但是否存在“上重下轻、上热下冷”的问题,是否存在松懈麻痹和厌战情绪?大家要自查自纠、自省自改,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忧患意识,落实岗位责任,坚持实干担当,管控好各个环节,切实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
三是,抓好14项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领域的专项治理。与我们有关的有2项:一是,违规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专项整治;二是,持续开展“商渔共治”三年行动。我们在这两个方面都吃过亏,要根据交通部及主管机关安排部署,按照公司封闭处所管控措施和商渔船碰撞相关规定抓好落实。
四是,实施一批本质安全提升工程。我们要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今年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第二年,要结合2024年工作实际,对存在的问题短板,谋划实施2025年治本攻坚任务措施,紧紧围绕10个方面、25项具体任务和58条推进措施,聚焦“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措施持续发力,推动工作落地见效。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推进信息化建设。
以案为鉴,警钟长鸣
(一)2024年国内部分事故案例
1.1月23日,散货船a轮与散货船m轮在长江口偏东约17海里处发生碰撞。事故造成a轮沉没、21名船员全部获救,m轮船艏局部受损,构成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事故原因:a轮和m轮均疏忽了望,未能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正确判断;a轮未正确履行让路船义务、未使用安全航速,m轮未正确履行直航船的义务是导致本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4月3日,集装箱船“海丰岘港”轮与广东渔船“澳渔36062”轮发生碰撞。事故造成渔船沉没,船上8名船员全部死亡,“海丰岘港”轮艏尖舱破损进水,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980万元,构成较大等级水上交通事故。事故原因:“海丰岘港”轮和“澳渔36062”轮会遇存在碰撞危险时,均未采取避碰行动,是导致碰撞事故的直接原因。“海丰岘港”轮二副在值班期间擅离职守,是事故直接责任人,“海丰岘港”轮船长对事故负有管理责任。此外,“澳渔36062”轮涉嫌进出港未报告、未按规定配足职务船员和有关船员未持有效渔业船员证书的违法行为。
3.1月24日,江西省新余市一沿街店铺地下一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39人遇难、9人受伤。事故原因:违法违规改变商住综合楼地下一层用途,用作出租经营;冷库建设施工单位违规建设冷库时起火,涉事建筑先天存在防火分隔重大缺陷;属地有关部门专业监管和行业管理失职缺位,地方党委政府安全领导责任落实不到位。
4.11月18日,天津塘沽外滩“东方公主”号游轮发生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原因:船舶在装修过程中,因动火作业人员操作失误导致起火。
5.5月1日,广东梅大高速茶阳路段发生坍塌事故。事故造成52人死亡,30人受伤。事故原因:受长时间持续性降水影响,引发路堤上部填土塌方,造成高速公路塌方灾害。
(二)2024年渤海湾发生的安全事件
5月17日,某轮电工长马某带领电工杨某,在上车辆舱更换顶棚照明灯管作业过程中,高架梯左后万向脚轮脱落,失衡向左后倾倒,杨某从高架梯平台甩出,掉落至斜坡道。事件造成,电工杨某腿部骨折,电工长马某左手小指划伤。
6月17日,某轮船员李某进行甲板清洁作业时,将盛有食品垃圾的塑料袋直接抛投入海。此过程被旅客拍摄后投诉至上级主管机关,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和严重的后果。
9月21日,某轮在烟台港同三码头靠泊过程中缆绳断裂,船尾触碰58号灯浮并导致右主机过载保护停车。
各单位、各岗位人员要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充分认识到碰撞、火灾等事故的巨大影响和巨大危害,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到实处,慎终如始抓好以“防碰撞”“防火灾”为双核心的“安全五防”工作,强化作业安全管理和自然灾害防范,持续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全面落实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坚决遏制安全事故。
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安全
2025年,公司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我们要更加清醒得认识到,输入性风险、碰撞风险、火灾风险仍然较大,对待安全工作松懈麻痹思想仍然存在,船舶设备设施保障、作业安全管控仍存在短板,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不够深入、细致、彻底。
公司上下要提振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全面提升安全标准,树立在渤海轮渡安全认识不到位、安全措施落实不到、安全履职不到位就是犯罪的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短板,落实高压严管的管控措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工作,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安全责任、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安全“无事故、无声音”。
(一)提升意识,强化责任落实
要将“安全意识不强”当成最大的安全隐患,强化政治自觉,牢记“安全是最大的政治”,把安全发展理念牢记于心、落实于行;强化法治自觉,把坚持依法合规治企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营造“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良好氛围,依法办事、按章操作;强化行动自觉,坚持“三管三必须”要求,以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抓手,以安全考核奖惩为手段,通过开展安全责任清单上桌上墙、学习培训,强化全员履责担当;同时要坚持安全管理刚性,杜绝“好人主义”,坚持“有过必查”“四不放过”,压紧压实各级安全责任。
(二)管控风险,强化隐患排查
从今年春运及春节期间交通部及各级海事开展的隐患排查工作可以看出,主管机关对隐患排查特别是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已经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各单位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安全事故“可防可控”理念,充分认识到“辨识不了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发现不了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杜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思想,对习惯性违章、违规操作“零容忍”。要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源评估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措施,实现安全管理提前预判和超前预防;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深刻认识到“隐患排查不是例行公事,接受检查不是应付考试、走走过场”,充分利用好联合检查、半月检查、安全自查等手段,严查“三违”操作、“四个专项整治”“船舶机电设备故障”等关键点位,深入排查治理各类隐患,实现“隐患动态清零”。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落实
要始终坚持“防碰撞”“防火灾”安全防控双核心,将恶劣气象海况防范特别是临界风力管控摆在突出位置,航保部、安监部要担“首责”,加强气象预警,严格预警“叫应”机制,强化风前风后航班监管、停泊及锚泊避风管控,落实好上下车作业、积载加固、靠离泊等安全管理制度,力争做到“大事不能出,小事不能有”。
要对照安全生产“十二关”,看看24年及之前出现的安全问题,查找管理漏洞,进一步梳理完善体系制度,优化安全管理举措,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要在“抓严”上狠下功夫,分管领导、管理部室、船长和船舶部门长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要在“抓细”上狠下功夫,安全管理切忌“抓大放小”,小的隐患长时间累积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要坚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把安全工作做好;要在“抓实”上狠下功夫,制度落实是否到位关键看是否有实效、是否不出事,要以务实严谨的作风把安全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确保各项制度落实落地。
(四)转型升级,强化科技支撑
2024年,我们以“数字化引领、创新驱动、协同发展、智能高效”核心理念为指引,成功研发并上线了大数据中心、电子客票、货物电子申报等便民服务,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提升了船舶安全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今年我们要在“智慧船舶”“智慧轮渡”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按照海事系统几项重点工作要求。一是要推进安全管理体系数字化转型,率先实现安全管理体系线上运行;二是持续加强船舶航行动态监控、安全辅助系统等升级改造,提升公司的安全技防水平。
(五)增强本领,强化素质提升
全体干部职工要多些“本领恐慌”意识,面对新形势、新技术、新知识,加强理论学习和能力提升,确保履职适任。
要通过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多种形式,通过实操演练、技术大比武等手段,强化专业知识学习,持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强化船员上船前安全评估、考核,加大船员日常管理考核力度,对不适任、不放心的船员及时调离船舶,将综合素质较高船员留在船舶任职,持续提升船员管理水平。按照“演习不是演戏,而是为了实战”的要求,加大应急演练工作力度,提升演练质效,特别是对重点场所、重要时段、特殊岗位,组织开展常态化、实战化应急演练,通过应急演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补齐短板、指导实践,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收心归位再出发,时刻保持警醒警觉,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牢牢守住安全红线底线,争取各项工作有新进展、新亮点、新成绩,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公司烟台方向陆地部室员工在现场参加会议,各船舶、驻外机构、子公司通过视频会议参加。会后,各单位通过会观看会议视频录像、学习课件等形式,组织对因值班值守、休假出差等未参加学习人员进行了补课,确保开工“第一课”全员、全岗位覆盖。
(责任编辑:news)